登录   

“我和矿医院的故事”征文: 生命的使者

2023-8-26 21:38| 发布者: 毕扬| 查看: 15361| 评论: 0|原作者: 公冶金燕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援外归来已经10年了。前段时间新闻报道苏丹发生内战,中国外交部快速组织苏丹撤侨行动,让大家无不感叹祖国的强大。看着电视里昔日熟悉的街道,在战火中变得满目疮痍,在为苏丹同胞感到担忧的同时,莫名的感动:何其有幸,生于华夏。


  十年前在看到医院登出的陕西省援外医疗队组建通知时,我发出了和同事们一样的疑问。苏丹在哪?经过查询才知道,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气候炎热、干燥,当地疟疾发病率极高,首都喀土穆更是素有“世界火炉”之称。当时国内关于这个国家的新闻报道也很少,上网搜到的是苏丹要全民公投分裂成南苏丹和北苏丹。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安全吗?我去了能适应吗?苏丹公投后会不会内乱......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我把去援非的想法和爱人、亲人说过后,最初他们不理解,不接受,但最终还是赞同并支持我,尤其是我的爱人和婆婆。说:“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吧,家里交给我,你放心,我们等你凯旋。”这更加坚定了我援外的决心,我毅然递交了援非申请书。还记得通过机场安检口的时候,我一回头,儿子在那里喊“妈妈、妈妈,你不要走,你快回来”,然后哇的一声哭了。我一下狠心,扭头就走了,内心五味杂陈,眼泪早就忍不住涌了出来……

  我们工作的医院位于苏丹首都喀土穆恩图曼,由于这所医院是中国政府援建的,所以医院名称也叫“友谊医院”,规模相当于国内二级医院。还记得我第一天走进手术室,眼前看到的景象就让我大吃一惊。手术室条件简陋,人员无菌观念极差,有时手术需要边赶苍蝇边做手术,当地的医生和护士手术前只用“sabeng”(肥皂)随便洗洗手,戴上无菌手套就开始操作,连台手术器械来不及消毒,就用高温烤箱烤下就上台使用。我心里暗道:这怎么能行,这样手术,不感染才怪!

我赶紧和护士长沟通,可护士长觉着这样做没什么问题,他们没有发生过手术感染的情况。当天护士长为了考验我,给我单独排了十台耳鼻喉科的手术。还没来得及熟悉环境,就要工作。我赶紧更换手术衣,准备好两套手术器械,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铺台、摆台,快速细致清洗上台手术使用后的器械,严格进行消毒灭菌,为下一台手术做好准备.......经过五个多小时,十台手术终于全部结束,汗水湿透了整个衣背,我配合的苏丹医生对我竖起了大拇指,夸赞道“damamu”(很好)。


  手术中间护士长和一些苏丹同事好奇我的工作方法和操作方式,不停进来看。手术结束后护士长主动问我,中国的手术都是怎样要求的?以后可不可以给他们讲讲。于是,我先从最简单的“七步洗手法”开始,每天一遍遍地重复着“内、外、夹、弓、大、立、腕”的洗手动作,手把手教会每一位苏丹同事正确的洗手法方,并且开玩笑说跟着我不仅学洗手,还能学中文。接下来是“外科洗手”“消毒隔离方法”“无菌操作原则”......通过努力,苏方人员慢慢接受并建立了无菌观念。

  友谊医院还是苏丹培养国内医护人员的大本营。我想只有将理念和技术传授给当地医护工作者,让它们真正留在非洲,发扬光大,这样的援助才更深入、更有意义,才能为受援国人民作出更大贡献。因此,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我还积极参与到恩图曼友谊医院进修实习人员带教工作中。来医院实习的年轻人很乐于接受新的知识,也很好奇我这个“外国人”能给他们教点啥,相同的情况中国是什么样的,这也正好给了我交流沟通的机会。通过努力,我得到了苏丹同事的认可和尊重,他们给我取了一个人好听的苏丹名字“艾米拉”。在工作中他们遇到问题经常会说,“去问问艾米拉吧”。

  在苏丹,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只要碰到我们,都会大声地说一句“C尼(中国)撒第一哥(朋友)”。在与当地人的磨合中,两年很快就过去了。回过头再看,那些难题都已经慢慢克服,而且这段经历还成为了我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对于我一生来讲,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也将激励着我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前行。

  今年是新中国援外医疗60周年,也是陕西省代表中国政府援苏丹48周年,“援非医疗”也成为中国外交的一张名片。一批批白衣执甲,相艰而行,留在非洲大地上的不仅仅是祖国的名字、国旗和中国话,还是几十年来中非文化的相融相通,两国人民的相亲相爱、同舟共济,这是刻在心底的深情厚谊!


手机版|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 © 2009~2024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 陕ICP备15012381号-1 )
 点我嘛|急救电话:0919-2102120 2161120 预约挂号电话:0919-2100210| 推荐分辨率:1920 x 1080
地址:铜川市王益区川口路15号 邮编:727000 Email:919071033@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