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1970年8月到矿医院煤炭卫生学校学习,1972年毕业留院工作,一直到1993年10月随爱人调动到四川石油总医院工作。我从一名对医学知识一无所知的少女,到成为了一名合格的中级职称的主管护师,是铜川矿医院的老师们辛勤培养的结果,是医学老前辈们成就了我一生的医疗生涯。 在刚进医院实习时,我连肌肉针都不敢下手打,但在实习结束前,居然能在老师助产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接生婴儿的全部过程。那是1972年8月的一个夜班,突然看到我的篮球教练李宝德师傅急匆匆地找到我“小常,我爱人要生产了,多关照。”我懵懂的点点头,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根本不知道要关照什么。当时是孙秀云老师带教我实习。产房很忙,有好几名待产妇女。此时,孙老师已经上台接生的是一名初产妇,情况比较复杂。这时李师傅的爱人已临产了,孙老师抽不开身,但产妇看我穿的是实习护士的兜兜服(后背系带),用很不信任的眼光看着我,因为她是第二胎(经产妇),很快胎头已露出,必须马上接生。但产妇不愿意让我接生,不信任我,这该怎么办?时间就是生命,顾不了那么多了。孙老师正在接生下不了台,她口头指挥者:“快,打开产包,穿衣,戴手套,铺洞巾......”我麻利的做好这些接生前的准备工作,孙老师下令:“保护会阴,用力......”一阵紧张的战斗,也顾不上害怕,只想让产妇和胎儿顺利平安健康降生。当婴儿出生“剪脐带、吸痰,”在老师一句句的指挥下,随着婴儿的一声啼哭,终于完成了接生,母子平安!这时,朱桂琴护士长上楼来查房,看我手上身上满是血污,问“这是谁呀?”很迷惑的问“是亚丽吗?”我干了这么多年护士都没敢接生,你真胆大,太厉害了,直夸我。我说:朱老师,我也害怕呀,但是那会也顾不上怕了,是孙老师鼓励我,一句句的指挥教导下才完成的。但当我告知李宝德师傅说是大胖小子,母子很顺利时,我心中那种成就感啊,别提多么高兴了! 在矿务局医院,从领导到基层要求都是很严格的,院领导在早8点上班之前,会在医院门口迎接职工上班,要求医护人员待病人如亲人。那时医院设备不先进,没有传呼器,护士工作量很大,15分钟、半小时巡视病房,从不马虎,执行医嘱工作一丝不苟。有一次,我上完夜班,穿着护士鞋的脚上都打了泡,也从不喊苦,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受益终身。 矿务局医院不但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而且奉献爱心,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每周六,医护人员分片区打扫环境卫生,医生、护士分房间擦玻璃门窗,我院连续三年被评为铜川市“乌金杯”冠军得主。修建漆水河堤坝工程时,全院从院长到职工人人不怕苦和累,积极参加义务劳动,为铜川人民造福,至今再未受洪涝灾害。还记得北京知青来我院做报告演讲,说到陕北农村缺医少药。我院及时给予大力支援。当年王万宝院长任外科主任,给知青医疗队赠送了很多手术器械,把知青高兴的热泪盈眶,直接跳了起来,台上台下掌声不断。在矿医院内部,各科室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也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旦有病人需要,全院一盘棋,一声令下,无论是否上下班儿,招之即来,一切为患者着想。 我在矿医院从卫校毕业,入团,入党,十六七岁到四十岁,从一名无知少年成长为一名中级职称的医务工作者。当我离开培养我的医院后,矿医院仍是我最亲最想念的地方,他就像也是我的娘家一样。有一年(大概离开医院十余年了),回铜城给母亲上坟,回来后坐公交车到新川站时小偷把我包划了一个大口子,手机被偷走了。但我刚在川口医院对面车站下车时,王院长和田老师碰到我,王万宝院长问我什么时间回来?我说刚到。他看到我包被划了个大口子,得知我手机丢了时,立即从大衣口袋拿出他的小灵通,让我在铜川用。多么亲切温暖啊,就像是长辈儿在关心着我,并在晚上让同学打来电话招待我和同学们吃饭,他的儿子王宏刚还拿来了一瓶上等红酒招待我们。 如今我虽已离开30年了,但我每次回铜川都受到从科护长,护理部主任,科主任,院领导们的亲切关怀并热情招待,同志们的关心关爱帮助培养,这些我永记心间,怎能忘记?铜川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就是我温暖的家,永远是我留恋的地方...... 作者:常亚莉 原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职工 |
手机版|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 © 2009~2024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 陕ICP备15012381号-1 )
|急救电话:0919-2102120 2161120 预约挂号电话:0919-2100210| 推荐分辨率:1920 x 1080
地址:铜川市王益区川口路15号 邮编:727000 Email:9190710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