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0日根据陕煤化实业集团的工作安排陕西煤炭建设公司总医院正式并入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 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始建于1953年,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急救、预防保健等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陕西煤炭建设公司总医院正式并入成为其二院区。目前开放床位105张,在岗职工124人。下设临床科室:骨三科,手麻科,康复科,职业科,老年科;医技科室:功能科,检验科,放射科,药房,眼科;机关后勤科室:办公室,后勤保险部,医务科,收费室,医保收费,外联部,方便门诊。
前身: 陕西煤炭建设公司总医院 陕西煤炭建设公司总医院位于铜川市王益区七一路89号,占地25亩,医用建筑面积8422㎡,固定资产2933万元,编制床位200张,实际开放150张,现正在创建二级乙等医院。2013年底,在册职工130人,其中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43人,初级职称52人。 陕西煤炭建设公司总医院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兴建于1955年,1956年7月1日开诊,当时名称为“铜川工程处医务所”。地址先在七里铺(现七一路段)一马路西边,仅有平房8间、瓦房3间、茅草房10间、石窑洞10孔、土窑洞2孔。医务人员都是从生产一线和外地选拔而来的有一定医务技能的同志。陕西省红十字会医疗队派出6位同志来铜川协助工作。当时共有职工36人,其中大夫6名、护士6名、药剂2名、检验2名、透视1名、接生1名。为了方便基层职工和家属的疾病医疗,医务所在建材厂、机修厂、五里铺、王家河、桃园等单位和地区设立了5个保健站,人员分别1-3人。所内有手术床1张、产床1张、500安X机1台、显微镜2台。综合门诊设有透视室、产房、药房、挂号收费室、注射室、化验科、内科、外科等科室。1957年3月,医务所搬迁到工程处煤干校院内(由马路西迁至马路东),并增设了儿科、妇产科、五官科、中医科、药剂室、中药房、放射科、理疗科、供应室、手术室、库房等科室。门诊设在前院,病房设在后院。职工增加到92名,设置床位72张,成为铜川当时具有一定规模的基层诊所。至1957年底,全所职工增加到113人,设置床位105张,同时又增设了王石凹、金华山、鸭口、徐家沟4个保健站。 随着医务所的发展和扩大,求诊和住院的患者日益增多,护理人员缺少的状况日显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1958年6月,医务所举办首届护理人员训练班,从工程处各单位和农村初中毕业生中招录35人,进行了为期3年的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学习期满,充实到护理岗位,缓解了护理人员缺乏的状况,满足了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从创建医务所到文革开始的1966年,属于医院的创始阶段。医院在维护基建工人以及铜川人民的健康方面,在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方面发挥了人民健康卫士的重要作用,为系统职工、铜川人民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1963年3月,铜川地区发生了儿童麻疹大流行,并合并为喉炎,病毒性肺炎。全院儿科医护人员全力以赴,五官科大夫大力协助,采取中西医综合疗法,抢救了一批患儿,为控制传染病的蔓延做出了应有的努力。为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减轻企业和群众的经济负担,1965年4月,医院制剂室自力更生,在人员少、条件差的情况下,开展制剂研发工作,先后制作了生理盐水、葡萄糖、柴胡注射液、胎盘组织液、脑功能注射液等35种药剂,开创了医院内部制剂的历史,服务于临床治疗需要。医院杜义征大夫开展的用“电休克”疗法治疗“精神病”,效果显著,吸引了大批的外地患者,当时在渭北地区属于首例。为贯彻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重要指示,医院组织巡回医疗队深入到陕西省柞水县农村为农民免费治疗,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这一时期,在发展业务工作的同时,医院的硬件设施逐步得到了改善,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党建工作不断得到加强。1964年,医院把原五官科分设为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并购置了400毫安X机1台、眼科显微镜1台、口腔综合治疗器1台、口腔手术椅2把,从硬件上保障了医疗需要。随着职工队伍的扩大,要求加入党组织的人员越来越多,党的组织建设随之提到重要议事日程。1957年4月,经工程处党组织批准,医务所党支部成立,时有中共党员15名。1963年底,党员已发展到34名,随之成立医院党总支,下辖4个党支部。这一时期,医院的名称也几经变更。1958年5月,工程处更名为“陕西煤炭工业局铜川工程公司”,随之,医务所也更名为“铜川工程公司医务所”。1960年2月,医务所随公司名称的变更更名为“铜川煤炭基本建设工程公司职工医院”。 1966年8月之后,“文化大革命”逐渐开始,医院职工自发的成立了文革战斗小组,开展了大鸣大放、大字报等形式的文革运动,并形成了“两派”群众组织。这一时期,受“踢开党委闹革命”的影响,无政府状态严重,业务工作、工作秩序受到了严重冲击和影响。但大多数医务人员仍能坚守工作岗位,用实际行动履行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1971年10月13日,基建公司七一路小学组织学生进行防空演习时,在防空洞内发生踩踏挤压事故,医院闻讯,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使受伤学生及时得到救治。同年12月16日,医院成立“治疗肿瘤小组”,开设门诊,对肿瘤疾病进行攻关治疗。1972年9月15日,医院成立“职业病防治小组”,开展对煤矿职工职业病的普查和鉴定工作。1974年8月,铜川焦坪煤矿平峒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死伤100多人,医院立即组织医疗队奔赴现场实施抢险和救治伤员。同年9月,医院金远致、黄祥彪大夫在院内成功地实施了首例颅脑外伤手术,病人痊愈出院。1976年3月,医院经省高教局批准,成立了“七·二一”医科大学,从医院和基层医务所招收了35名学期为3年的学员,培养了一批实用人才。同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大地震,医院立即组织了一支7人的医疗队,奔赴唐山抢救伤病员。8月20日,医院接收唐山大地震伤员50名,经过精心治疗,全部痊愈出院。1977年医院和西安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建立业务教学关系,医院为附属二院学生实习点。附属二院一名教授长期住院,指导协助外科医疗工作。同年8月,医院马云龙大夫主刀,成功实施了一例食道下端肿瘤摘除手术,这在当时铜川地区尚属首例。 在“文革”动乱的十年间,正常业务工作虽然受到很大干扰,但广大医务工作者不辱使命,不论在医病治伤方面,还是在抢险救灾方面,都体现出医务人员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医术和无限的爱心。这一时期,铜川矿务局和基建公司曾经合并,医院于1970年2月更名为“渭北煤炭工业公司第二职工医院”。1974年8月,院址又从七里铺一马路东迁至马路西,即现在的院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拨乱反正,医院各项工作都走上正轨。医院在实行党委领导下院长分工负责制的基础上强化了医院管理,加强了党的领导,恢复和健全了此前被破坏的一些规章制度。首先加强了科主任负责制和三级查房制度,加强了对重危病人的抢救和疑难病例、死亡病例的讨论,加强了重大手术和新开展手术的术前讨论等。1978年,医院设立了护理部,护理制度逐步建立。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执行医嘱制度、差错登记报告制度、病案室管理制度以及手术室、供应室、产房、婴儿室等特殊部门的工作制度都得到严格执行。1979年11月,医院设立了医务科,负责全院医疗行政管理工作。督促、检查各项医疗制度的贯彻落实,组织重危病人的抢救、疑难病例的院外会诊、医疗质量的管理、医疗事故的防范和医务人员的业务训练及技术考核,使医院的业务管理进一步向规范化迈进。1981年全院职工发展到333人,其中医务人员279人。1982年12月医院升格为县团级,随之成立了党委。1983年,医院全面推行住院医师三级负责制,24小时轮流值班。并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国营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整顿的决定》和《全国煤矿医院整改意见》对医院进行了全面整顿。1984年11月通过了陕西省煤炭厅的检查验收,被确定为整顿验收合格企业。12月,医院又更名为“陕西铜川煤炭基本建设工程公司职工医院”。1988年,医院在内部推行了分配制度的改革,制订了“定编制、定指标、定经济效益、定增收留成比例”的承包方案,实行工资和效益挂钩。同年,1984年开始兴建的医院门诊楼于7月份交付使用,医院的医疗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1992年,医院更名为“陕西煤炭建设公司总医院”。为了提高医院的治疗水平和竞争能力,2002年到2004年,医院购置了大量的医疗设备,其中主要有复合高压分裂管、牵引床、超声脑血管仪、超声降血脂仪、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彩色脑电地形图仪、多功能摄影床、半自动生化分析仪、钾钠氯钙IPH分析仪、颈颅多普勒诊断仪、双通道血凝仪、多参数监护仪、心脏除颤监护仪。而且在内科病房安装了集中供氧系统。这些设备的投入使用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为公司职工、家属和铜川人民的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医疗技术的提升方面,医院开展了甲状腺切除、胃大部分切除、颅内血肿清除、胆道肠管吻合、肺叶切除、下颌骨损伤固定、眼球内异物取出等手术,并开展了多发性神经根炎、暴喘型肺炎的治疗和肿瘤病小针头穿刺治疗。从1978年至今,在屡次发生的重大事故和疫情面前,医院的医护人员都能牺牲自我,奋勇担当起救死扶伤和抗病救灾的责任。 1982年11月8日,公司第一工程处川口住宅区发生的严重大面积山体滑坡事故,1990年8月14日,在西包公路124公里处发生的严重车祸,1999年9月7日,铜川青年路小学270名师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医院都组织了强有力的抢救,最大限度了挽救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奉献了爱心。2003年4—5月,在全民抗击“非典”中,医院在做好院内及社区防治“非典”工作的同时,为确保80万铜川人民的身体健康,按照铜川市的部署,派出了7名医护人员24小时守护铜川南大门,经过近两个月的工作,无一例“非典”发热病人流入铜川,为铜川抗击“非典”取得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全国煤炭市场形势不好,公司经济困难,受大环境的影响,医院的情况也开始走下坡路,病员减少、效益下滑、职工调走的调走、病退的病退,至1998年底,职工在册人数减少到165人。 2006年4月,公司决定医院随陕西双龙煤矿申请破产,经铜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告破产后,2007年10月9日,公司决定成立陕西双龙社区医院。对外保留陕西煤炭建设公司总医院的名称。痛定思痛,公司和医院都进行了认真反思,为了增强医院的发展后劲,提升医院的竞争能力。2007年,公司投资266万元为医院购置了一台美国通用CE公司生产的CT机一台、投资91万元购置了一台日本阿洛卡公司生产的彩色B超机,填补了医院没有大型医疗设备的空白,通过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成为二级甲等医院。 随着企业整合,2017年12月20日陕西煤炭建设公司总医院正式并入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 |
手机版|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 © 2009~2024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 陕ICP备15012381号-1 )
|急救电话:0919-2102120 2161120 预约挂号电话:0919-2100210| 推荐分辨率:1920 x 1080
地址:铜川市王益区川口路15号 邮编:727000 Email:9190710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