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磁共振“类PET”成像技术

2015-2-17 11:37| 发布者: 海天一色| 查看: 18133| 评论: 0

    ◆ 一种完全无创、无辐射的快速、大范围扫描确定有无恶性肿瘤转移的有效方法
    ◆ 能够检测到细胞级的病变,及时发现早期肿瘤病灶,对恶性肿瘤具有高敏感性,扼制肿瘤于始发
    ◆ 可对病变作出初步的良恶性诊断,进行肿瘤良恶性鉴别
    ◆ 对肿瘤化疗效果作出准确、直观的观测评价
    ◆ 检查费用远低于PET,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可以实现对肿瘤患者的常规应用,以及常规体检的应用
 
MRI“类PET”——平民健康保障
 
    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被认为是肿瘤防治的关键方法,有数据统计,若能做到“三早”,大约有80%-90%的癌症可以治愈。真正能做到“三早”,肿瘤的筛查体检是不可或缺的选择。
 
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MRI“类PET”技术突破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肿瘤诊断技术有了迅猛发展。2008年8月,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推出了利用MRI“类PET”功能对癌因子进行筛查的健康体检新模式。具有“类PET”技术MRI的出现为铜川地区肿瘤早期防治的推广带来了希望。
    MRI“类PET”成像实际上是磁共振的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技术。弥散加权成像是通过一种特殊设计的序列,通过对水的扩散状态进行绘制,得出相应的病理诊断。例如,恶性肿瘤细胞较正常细胞体积大,恶性肿瘤的细胞间液较正常细胞少,内部水的整体扩散速度慢于正常组织。从最新的专业期刊上检索,已有有很大研究表明,MRI“类PET”成像与PET/CT比较,两种检查方式从临床早期诊断筛查角度来讲,对恶性肿瘤的诊断能力无显著性差异。另外,MRI类PET技术对淋巴结的检出率不低于PET/CT,甚至高于PET/CT,因为MRI“类PET”成像能够检测到细胞级的病变,其对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相当高。
    MRI“类PET”成像对全身的恶性肿瘤诊断都有很高的价值,尤其是用于全身转移灶筛查以及转移淋巴结的检出,可作为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以及随访病变是否复发或转移的利器。还可于手术前评估癌症的位置、大小、供临床医生作为治疗的依据,手
术后的定期追踪,评估癌症是否复发或转移。
 
与PET/CT同场竞技
 
    MRI“类PET”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影像专家认为是目前较安全、快捷、敏感的肿瘤检查方法,与PET/CT检查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而相比较,PET/CT是带有一个病人检查床且同时包含CT扫描仪及PET扫描仪于一体的集成装置,可同时获取CT扫描、PET扫描及PET/CT扫描图像。由于PET的空间分辨率要远低于CT和MRI,需要与CT图像整合才能对病变进行定位。PET/CT的辐射剂量也是近年来医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因为PET/CT检查时,病人辐射剂量来自PET放射性药物辐射剂量及CT辐射剂量两部分。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公开的学术期刊中有研究结果表明:PET探测的只是肿瘤组织继发的代谢异常,所以易受影响代谢的药物干扰,造成假阳性,特别是所有葡萄糖代谢旺盛的组织(如心肌、神经、肾脏和膀胱)都会有显像剂浓聚,因而PET的特异性较低,对输尿管癌及膀胱癌等一些肿瘤类型不敏感。(见表一)。
    类PET成像(磁共振的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是通过一种特殊设计的序列,对于水的弥散(或扩散,布朗运动)非常敏感;扩散速度越快,则信号越弱;扩散速度越慢,则信号越强,因而在图像上形成对比。自由水(如脑脊液、尿液、胆汁)具有最快的扩散速度,而正常组织由于有细胞膜的限制,细胞内水的扩散受限,因而扩散速度慢于自由水。正常组织之间扩散速度有一定的差异,最突出的是神经组织,因为其独有的轴突结构使水的扩散速度明显慢于其它组织。
    通过原理可知,类PET成像能够检测到细胞的病变,其对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相当高。由于其假阳性只有神经组织和细胞水肿,故特异性较高。另外其空间分辨率也明显高于PET。类PET图像可以与MRI的常规T1、T2像结合,形成整合图像,更易于病变的定位与诊断。
 
肿瘤早期检查跨入“平民”时代
 
    面对大众对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迫切需求和高不可攀的检查价格让老百姓望而生畏之间的矛盾,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借助科技创新,不断探索新技术,在肿瘤早期防治方面寻找突破口。
MAR“类PET”成像因其对恶性肿瘤检查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可以获得类似PET的全身特异性肿瘤成像,具有和PET相似的临床价值,但却比PET/CT有一个极为明显的优势:检查费用远低于PET/CT,因而可以实现对肿瘤病人的常规应用,以及常规体检的应用。因而无论是临床应用,还是经济效益上,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通常情况下,一个癌症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要经历多次肿瘤检查,通过检查进行疗效评价、肿瘤转移评定、指导制定治疗方案等。MRI“类PET”成像因为收费较低,特别适用于肿瘤病人(包括转移瘤、淋巴结转移)在治疗过程的常规应用,并可用于常规体检。因为,做一次PET/CT全身检查大约7000元——10000元,但做一次MRI“类PET”成像不到1/10的收费就能够解决。患者既可获得PET/CT同样的检查效果,又可每次节省几千元的检查费用。
 
    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MRI“类PET”成像技术让以往的“高端体检”、“贵族健康咨询”跨入了“平民”时代。同样的检查效果,却能为患者省下几千元钱,同时也可利用它为常规体检服务,进一步降低了肿瘤早期诊断的门槛。
 
 
    图示说明:在图表中记录有16例患者的比较检查数据,18F-FDG PET共检测发现13例患者77处阳性病灶,其中2例2处为假阳性病变,1例1处为假阴性病变。类PET成像共检测发现11例患者80处阳性病灶,其中1例1处为假阴性病变。

手机版|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 © 2009~2024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 陕ICP备15012381号-1 )
 点我嘛|急救电话:0919-2102120 2161120 预约挂号电话:0919-2100210| 推荐分辨率:1920 x 1080
地址:铜川市王益区川口路15号 邮编:727000 Email:919071033@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