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他心里只装着尘肺病患者

2015-2-16 14:32| 发布者: 海天一色| 查看: 2721| 评论: 0

——记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院树“劳模”梁树荣
 
 
    在铜川百里矿区,提起尘肺病专家、“矿医院”职业科梁树荣主任,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夸奖说:“梁主任可是个好人啊!”、“梁主任的医技高超,心眼儿又好”。
    梁树荣,主任医师,1962年3月出生于陕西华县, 1985年8月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1987年元月由华县调入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传染科从事临床医疗工作,1997年10月担任该院职业科主任至今,是铜川地区知名的肺病专家,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预防医学会委员,第四届中国煤矿职业病防治委员会委员;也是连续多年的院级“优秀共产党员”, 被该院树为院级“劳动模范”。
    自幼在农村长大,耳濡目染父老乡亲被贫困和疾病折磨的件件事例便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他发誓一定要学好文化课,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靠知识改变自己命运、靠本事为普通老百姓服务!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高考期间,梁树荣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经过五年寒窗苦读,他获得了大学本科文凭及学士学位。参加工作后,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直奋战在医疗第一线,一方面虚心向老同志学习,一方面潜心研究疑难杂症,工作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器重,同时也受到众多患者和家属的信赖。
    在局中心医院感染科工作的近11年里,他始终保持着年轻人的那股子闯劲,热情接待每一位前来诊治的患者,细心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生活规律,研究对各种传染病的诊断治疗方法;下班回到住处,他一改年轻人活泼好动和喜欢社交的性格,总是抱着业务书籍孜孜不倦地学习、勾画、摘录,经常熬得满脸发胀、两眼发红,从此,他也养成了业余时间看书学习的唯一爱好。
    在感染科工作期间,他善待、同情、理解每一位传染病患者,为了能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以便对症下药,他不顾自己生命安危,经常冒着会被感染的危险,与严重传染病患者面对面交流询问、每天无数次地深入病房观察患者病情及用药反应。在常人眼里,尽量避免和传染病人近距离接触,一些患者家属也常常逃避陪护或看望,可梁树荣大夫却相反,由于职业的原因及医德的自律,与传染病人长期近距离接触成了他的家常便饭,无数患者、家属对梁大夫的敬业精神及对患者负责的态度深表感激。他还多次参加对出血热等急性传染病人的抢救,挽救了或延长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1997年10月,梁树荣被提拔为职业科主任,接触的患者大部分为尘肺病、慢性支气管肺气肿患者及患有肺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脑梗、冠心病、急性心梗、多脏器功能衰竭等老年合并症的患者,也有相当一部分肺癌合并肺结核的传染病患者,但梁主任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从无退却之心,他以最大限度解除患者痛苦为己任,潜心研究职业科常见病、多发病、合并症及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常常忘掉自己所处的感染环境。他曾带领治疗小组研发了用3%的盐水抢救职业病合并低渗综合症,在临床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次,铜川一患者因长时间出现腹痛、腹胀、拉肚子等症状,经外地多方医院检查,均被怀疑为肝硬化,仅干扰素就用了数万元,多次住院无任何效果。这名患者慕名找到梁主任,请求为其给予诊断,梁主任根据患者对症状的描述、听了其对看病痛苦经历的主诉后,认真对患者作了详细检查,果断排除肝硬化,并确诊为功能性肠病,随之对其之前使用的药物进行了调整。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调理治疗后,患者很快恢复了健康,回到工作岗位愉快地工作,并打心眼儿里佩服梁树荣主任的医技水平。
    曾经先后有三例由类风湿引起肺病的患者,在其他地方因诊断偏差,打针吃药无任何疗效,慕名找到梁主任为其检查后,重新确定了病因,调整了患者以前的治疗方案,使这三位患者先后收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一天下午将近下班时分,本院一职工近八十岁的岳父因严重呼衰被救护车接入医院,在抢救过程中梁主任连续工作近三个小时,直到这位老人脱离了危险,他才擦擦自己额头上的汗水悄然离开病房,这位职工看到其岳父已脱离危险,心里非常感激,一定要邀参加抢救的同行外出吃个便饭,这时才发现梁主任已经不辞而别,打电话询问被告知他已经回到家中并婉言谢绝邀请。
    职业科一名Ⅲ期尘肺并患有肝硬化的患者突然消化道出血,生命垂危,梁主任马上组织抢救,过后又坚持每天多次到患者病床前询问、观察、检查,确立治疗方案,使这位患者延长了六年的生命。职业病合并结核咯血的病例屡见不鲜,梁主任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均及时给予抢救治疗,使患者转危为安,患者家属也常常感激涕零。
    2006年,医院选派梁树荣赴北戴河进修学习,喜爱学习的他抓住这次进修机会,在进修医院废寝忘食地进行临床实践,每遇手术他必参加,并细心观察患者术前术后表现,短短一个月,他便很快掌握了尘肺病双肺大容量灌洗新技术,受到北戴河肺病专家的一致肯定。当年11月返回本院后,在局、院领导及陕煤化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医院成立了尘肺病研究所暨尘肺灌洗中心,由梁树荣担任灌洗中心主任并亲自实施手术的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新业务很快在该院开展起来。在梁主任的带领下,这一团队经过三年来不懈的努力,已成功为省内外887例尘肺病患者实施了肺灌洗手术,使这些职业病患者解除了长期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的痛苦,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的信心,挽救了他们的家庭,也无疑延长了他们个人的生命;同时使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尘肺灌洗手术在省内外一举成名,中国煤矿尘肺病基金会授牌将该院定为尘肺灌洗“定点医院”、“科研基地”及“中煤基金会西安代表处”。目前由陕南、陕北、关中及河南灵宝等地小煤窑及金矿慕名前来该院洗肺的患者络绎不绝。
    由于长时间工作的劳累,使梁主任的体质明显下降。2009年3月份起,梁主任自感体力不支,经常头晕、体乏、无力、胸胀、胸痛,多次抽胸积水检查治疗,但他没有向组织和任何员工透漏,咬紧牙关忍着疼痛坚持边诊疗边工作。09年8月初,河南小伙张海超“开胸验肺”的事情报道后,为了让更多农民尘肺病患者了解尘肺灌洗新技术,使他们早日得到及时治疗,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经过请示中煤基金会,遂决定组织两路人马分赴河南及陕南山区农村宣传尘肺灌洗知识,免费接收张海超来院治疗。院长时晓光带领一路人马赴河南劝说张海超来院免费治疗,另一路由梁主任随尘研所周新长主任赴商南、洛南、平利、安康等地为当地农民工宣传、检查。在商南山区为了赶路,短短几天时间,梁主任一行冒着大雨,拖着泥泞的双脚,忍受着饥饿,翻山越岭去了一村又一村,走访了近百户人家,还回访了曾经来医院作过肺灌洗手术的患者,使当地农民工非常感动。去陕南的几位同事只顾工作,压根就没有听到梁主任喊出一声累和苦,梁主任将痛苦深深地埋在自己心里。
    8月上旬从陕南返院以后,梁主任仍然坚持上班,并为接回来的患者检查、诊断,为灌洗患者实施手术。被接入医院住院的商南县患者陈金奎感动地说:“梁主任光想着为我们治病,冒着雨到我们家乡接我,让我非常感动啊!”。慕名前来洗肺的汉中小伙侯祖全在作完肺灌洗术后,拿着一小瓶洗出来的标本高兴地对采访人员说:“想不到这里还能给肺洗澡,让我轻松多了,我们那里像我这样在外打工得病的年轻人不少,就是不知道铜川矿医院还能洗肺,我回去一定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让我们的乡党早日获得新生”。
    在刚刚接待完有关媒体的记者、处理完接收外地尘肺病农民工的准备工作、几位同事看到梁主任憔悴的面容后一再劝说,这时知道自己病情的他,才前往西安作进一步诊疗。从发病到住院,他始终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并不失时机地以自己为典型病例,坚持写日记,做病情记录,拟为以后的科研留下宝贵资料。在西安住院的近两个月时间里,他还始终惦记着科室的工作、住院的职业病患者及尘肺灌洗情况,并嘱咐前去看他的同事一定要做好安全医疗等有关事项。为此,他的爱人张辉又生气又心疼地说:“他这个人啊,心里只装着尘肺病患者,提起看职业病他就来劲,说起肺灌洗他就来电,根本就不考虑他自己”。
    梁主任常说:“作为一名医生,处处要为病人着想,能够让病人花最少的钱看好他的病,就是我们当大夫最大的愿望”,是啊,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高尚的职业道德深受患者及家属的敬佩。在他住院期间,经他治愈出院的几位患者闻讯后,专程前去西安看望,以表达他们对这位好大夫的感激之情。
    在日常工作中,梁主任平易近人,在单位算得上是个热心肠的人,同科室职工家庭出现红白喜事,他都会在第一时间赶到其家中看望安慰;他能和同事打成一片,一心一意搞好治疗及管理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办事公平,不偏不向,从不因为个人关系在科室拉近疏远;和历任护士长关系处理也都非常融洽,前任护士长海燕红和现任护士长胡朝霞说起梁主任的为人处事,都会滔滔不绝、赞不绝口。
    目前,梁主任一边上班为患者治病,一边与自己的疾病作顽强斗争,有不少患者慕名找他看病,他从不拒绝,也丝毫不表露自己身体不适的秘密,他不想让患者为自己担忧,也不想让慕名前来的患者失望。
    梁树荣,这位农民的儿子,一位已经是专家身份的学者,以他很淳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平凡的医疗岗位上倾其所学到的所有知识,挽救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眷恋的人是尘肺病矿工,他热爱的事业是尘肺病灌洗,他以自己执着的追求,谱写着人生最动人最完美的诗篇。

手机版|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 © 2009~2024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 陕ICP备15012381号-1 )
 点我嘛|急救电话:0919-2102120 2161120 预约挂号电话:0919-2100210| 推荐分辨率:1920 x 1080
地址:铜川市王益区川口路15号 邮编:727000 Email:919071033@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