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囊内镜”全称为“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又称“医用无线内镜”。其工作原理是:受检者通过口服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借助消化道蠕动使之在消化道内运动并拍摄图像,医生利用体外的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了解受检者的整个消化道情况,从而对其病情做出诊断。胶囊内镜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导线、无痛苦、无交叉感染、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等优点,扩展了消化道检查的视野,克服了传统的插入式内镜所具有的耐受性差、不适用于年老体弱和病情危重等缺陷, 可作为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小肠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被医学界称为21世纪内镜发展的革命与方向。 胶囊内镜的工作原理是:患者像服药一样用水将智能胶囊吞下后,它即随着胃肠肌肉的运动节奏沿着胃→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结肠→直肠的方向运行,同时对经过的腔段连续摄像,并以数字信号传输图像给病人体外携带的图像记录仪进行存储记录,工作时间达6~8小时,在智能胶囊吞服8~72小时后就会随粪便排出体外。医生通过影像工作站分析图像记录仪所记录的图像就可以了解病人整个消化道的情况,从而对病情做出诊断。 胶囊内镜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检查方便、无创伤、无痛苦、无交叉感染、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等优点,扩展了消化道检查的视野,克服了传统的推进式内窥镜所具有的体积大、检测过程痛苦、不适用于老年、纤弱和危险病人等缺陷, 可作为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小肠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胶囊内镜的操作十分简便,整个检查仅为吞服胶囊、记录与回放观察三个过程。医生只需在回放观察过程中,通过拍摄到的图片即可对病情做出准确判断。 胶囊内镜的应用,除了对小肠这一盲区具有重大的突破以外,也使胃肠疾病的早期诊断得以实现。中国有句古话,叫“防患于未然”。然而,在临床上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有先进、安全、舒适的医疗器械配合。而目前不少的治疗和检查设备没有做到无痛无创,让患者心理上有一种恐惧和排斥,导致不少疾病不能在早期就发现,以至于“一发现就是晚期”。胶囊内镜是一种全新的、安全舒适的消化道检查手段,它可以免除病人对检查的恐惧心理,使病人容易接受,从而使胶囊内镜具有胃肠疾病早期诊断的重要应用价值。胶囊内镜的应用,不仅弥补了传统内窥镜检查的不足,尤其突破了当今世界上小肠检查的盲区,成为广大消化道疾病患者的一大福音。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情况已经表明,除了部分患者是因为病痛而接受检查外,还有一半以上的受检者属于体检性质,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追求健康已成为一种必然。胶囊内镜在体检方面的大力推广应用,可以使国民的消化道疾病的晚期发病率将大大降低。 我院已对近百例患者进行了检查,效果与我院最新引进的奥林巴斯电子胃镜治疗效果不差上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