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新闻已经被全社会关注,这就是陕西镇安县医院血透室发生26例丙型肝炎感染事件。据报道,发生此次院内感染的原因系少数医护人员违反操作规程而导致的。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丙肝到底是怎么传染到透析患者体内的呢?该透析室是否是复用透析器?新闻中提到的整改措施分机器、分区什么的,真是问题的关键吗?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医务工作者认真的去分析和反思。 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经血传播,所以,针刺、输血、吸毒等行为是传播丙型肝炎的高危途径,其他传播途径还包括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等。需要说明的是一般日常接触,如亲吻、拥抱、共进食物什么的,都不会传播。那么,在患者透析过程中发生了丙肝的感染,最有可能发生在哪些环节呢?经专家组现场调查分析认为,感染的主要原因是: 1、透析机消毒不彻底,消毒方法错误; 2、手卫生依从性差; 3、制度不健全; 4、操作不规范,违反无菌操作; 5、分机透析执行不到位; 6、透析室布局流程不合理、环境卫生不合格等等。 那么,如何进行环节管理? 预防血液透析室血源性病毒感染的常用措施有哪些呢? 1、患者血液透析前需做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检查,有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的患者应分区管理,设立乙肝、丙肝病毒感染等阳性患者透析区。急诊透析患者设专用透析机。透析过程中每半年监测一次肝炎病毒等标志物。 希望这些恶性事件能够引起大家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高度重视。 |
手机版|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 © 2009~2024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 陕ICP备15012381号-1 )
|急救电话:0919-2102120 2161120 预约挂号电话:0919-2100210| 推荐分辨率:1920 x 1080
地址:铜川市王益区川口路15号 邮编:727000 Email:919071033@qq.com